起底中国汽车(3)

时间:2021-05-01 15:00       来源: CCTV5直播

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随即张学良接替其父就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并果断宣布,东北“改旗易帜”,回归国民政府,使近代中国得到形式上的统一。

内战不打了,原来给东北军生产重型武器的辽宁(奉天)迫击炮厂也只能“趴窝”了。身为迫击炮厂厂长的李宜春找到了自己的拜把子兄弟张学良,想让对方“化兵为工”,加强东北的经济建设,利用厂内原有设备生产民用设备。

按李宜春的初步设想,迫击炮厂转型的第一步可以先从研究生产货车底盘做起。毕竟,奉天迫击炮厂在战时是国内唯一一个自主研发生产迫击炮的兵工厂,相关技术设备在当时都走在世界前列。

李宜春关于生产汽车、发展经济的谋划,无疑与张学良心中的汽车振兴梦产生了共鸣。

财大气粗的张学良,当即同意好兄弟的建议。在迫击炮厂原先结余的款项中,再投入巨款,作为研发费用,并聘请美国人迈尔斯担任该汽车项目的总工程师,协助李宜春具体操作项目研发。

在对比了当时国外最先进的几款货车性能参数后,李宜春决定,先向外国学习,进行仿制,等到技术成熟后再完全自主研发。

说干就干,李宜春等人随即设计出了两种适用于不同路况的中型货车。

▲李宜春等人研发生产的民生牌75型载重卡车。

为了尽快实现“中国造”,李宜春带领全厂技术人员,努力攻关,终于在1931年下线第一辆中国人自己造的货车——民生牌75型货车。该车自重两吨,可载货1.8吨,最高时速达64km。

据统计,全车大小零件共666种,其中由李宜春等人手工制作的有464种,自研率接近70%。尽管民生货车并未能达到全车自主生产,但如此之高的自主研发率,对当时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的中国来说,实属不易。

然而民生牌货车问世之际,中国不仅有内忧,更有外患。李宜春等人的汽车研发之路,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到来,戛然而止。

03

民生牌货车的出现,证明中国人有造汽车的能力。但汽车普遍依赖的动力源泉——石油,在开采作业上却仍属白纸一张。如果外国列强缩紧或断绝石油供应,那么中国汽车的研发能力再强,生产出来的也只会是一堆废铁。

中国早期汽车工业设计师汤仲明,想到了解决方法。

当时,作为陇海铁路上的技术人员,汤仲明每天都能看到经铁路运送的石油等战略物资。对此,他忧心忡忡。

作为一位拥有法国留学经历的机械工艺工程师,汤仲明对汽车并不陌生。早在留学期间,他就曾先后在法国南台火车制造厂、巴不来格飞机制造厂、巴黎雷诺汽车工作过6年。

因此,从研发之日起,汤仲明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没有汽油,汽车靠什么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