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群有实力的社会名流中,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得了汽车机械发出的轰鸣声。如在清末主导戊戌变法,主张以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倡导改革的康有为等人,对新式汽车就曾相当恐惧。
流亡法国巴黎期间,康有为在其著作《法兰西游记》中,记录下当时世界汽车工业中心巴黎的城市街景:“士女如云,风驰雷骤。而电车疾速,马车少不及避,辄撞翻。”
在汽车刚面世时,时人对其多有别称,如自行车、摩托车、自动车、电车等。很显然,对于新世界的“速度与激情”,康有为的反应多少有点叶公好龙的意味。因此,戊戌变法的失败似乎也是命中注定的。
但与康有为生活时代相近的孙中山,在初次接触到汽车工业文明时,他的反应却与前者迥然不同。
早年间有旅居海外的经历,孙中山对于汽车工业文明,很早就有自己的认识。在清末一次演讲上,孙中山指出,当时的世界工业中心英国伦敦,“先无电车而用马车,百年后方用自行车而仍不用电车”。很明显,在孙中山的眼中,汽车的发展是历史前进必经的道路。
▲孙中山(1866-1925)。
当辛亥革命将清政府推翻后,新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着手制定了一系列“实业救国”的政策,力图在时代变迁之时,赶上世界潮流。在这些实业救国方针中,孙中山对交通业发展尤为看重,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中明确表示,“交通发达,工艺即可以振兴”。
在孙中山个人的设想中,中国的汽车工业应遵循“用小规模,而后逐渐扩大,以供四万万人之需要”的轨迹。他特别指示临时政府的实业部,先后联系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向对方提出合资办厂,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建议,但最终双方并未就此事达成共识。
02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买车、用车、修车都只能依赖外国列强。但中国人自己造车的梦想,却从未消失。
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一个项目在启动初期,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但随着战争的深入,民国政府的财政颇有些入不敷出。
政府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中国没有人可以做。
与孙中山一样,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大公子、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对汽车同样有说不出的热爱。
出生北洋奉系军阀世家的张学良,从小家境优渥,财大气粗,年少时香车美女是他留给人们最熟悉的印象。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个“如何以汽车富强一个国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