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深处,一堂微信群里的鄂伦春语课(2)

时间:2021-04-15 21:01       来源: CCTV5直播

郭宝林抽着狍角骨做的烟嘴,看着电视——往往是央视新闻频道或纪录片频道——慢悠悠地回应她。电视屏幕上,一群加拿大的驼鹿正在涉水,吸引着这位老猎人的目光。得到了确定的回答后,戈晓华的课程继续下去,语音间夹杂着电视解说员讲述鹿群的浑厚男声。

戈晓华出生于1953年,正是这一年,鄂伦春族人在政策号召下结束了游猎的生活,下山定居。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或“使用驯鹿的人”,戈晓华所在的库玛千部落,之前世代划桦皮船,用树枝和兽皮搭撮罗子居住,以四五家为一个“乌力楞”(父系氏族公社),沿呼玛河一带游猎不定。戈晓华是部落里第一代出生于定居点的孩子,她呱呱坠地时,一百多户来自不同乌力楞的鄂伦春人带着全部家当下了山,来到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用木头和草泥建起了“木刻楞”房,组建生产队,学习耙地、压磙子,种小麦、土豆、白菜,劳动挣工分,开始新生活。

即使父母从此更想让她学汉语、跟汉族人结婚,过森林之外的生活,戈晓华还是看上了住在隔壁木刻楞大她6岁的同族人郭宝林。那时候郭宝林枪法出色,常为生产队打猎,婚后两个人都享受山林中自由自在的日子,常常回到山上小住,这样的家庭生活让两个人保持使用着最地道、鲜活、充满山林色彩的鄂伦春语。

郭宝林常常坐在电视前,他是十八站乡鄂伦春在世的老人中"最后的猎人"。 

“民俗文化交流群”是戈晓华2020年初在二女儿郭红霞的帮助下建起来的,那时她听说微信群里可以教课,就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全拉进来,请大家听她讲语言。经过一年多亲友之间的口口相传,群里由最初的四五十人发展到现在的一百一十多人。大多是老年人,用自己穿着民族服饰的自拍当头像,用汉语或鄂语音译的本名作昵称,或是叫做“美丽人生”“心想事成”。

也有鄂族年轻人,顶着手绘漫画风格的头像进群,“以前我爸教我我不学,现在他说不了话了,我却想学了。” 一盘问,这不是谁家那二闺女吗,欢迎欢迎。在十八站乡定居的鄂伦春人仅有一百来户,老一辈之间沾亲带故,互相都认识。这是群里最热闹的时候,鄂语汉语混着聊,问问孩子的工作、城市,像一个大型的家族群。

“其提哈”是什么鸟呢?谁也说不上来了

二十四个词教完,戈晓华仍在原处坐着,等同学们提问。“我教得也不咋地,你们谁还有没明白的都可以出来提问啊。”她招呼着,然后一边看电视,一边继续等。学生们到底听没听、听了多少,戈晓华心里也没底,这门课不收学费,也不考试,教与学全凭自愿,很多日子里回应她的只有那固定的一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