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立遗嘱,是病吗?(2)

时间:2021-04-09 21:01       来源: CCTV5直播

第三条,自愿捐献还有用的器官。最后,朱雅妍给父母和好朋友留了一段话,很开心和他们成为亲人朋友,希望在自己离开以后,他们也可以好好生活。

她把这张纸收在书桌的第一个抽屉里,和其他重要物品放在了一起。

图|大一女生立遗嘱,将遗产留给朋友(来源:网易新闻)

在疫情期间写下遗嘱的年轻人不止她一个。21岁的李珊,于3月22日在网站上完成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李珊在新加坡念心理学专业,去年1月22日,她从新加坡回到重庆,带着购买的200个口罩和半个箱子的消毒产品,分送给家人和朋友。在家隔离期间,她看了许多医疗纪录片,一方面,希望了解奋战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艰辛,一方面,她想更真切地认识死亡。

疫情让她第一次认真地思考生死。越是危难时期,李珊内心越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要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

她的遗嘱写作更像是记日记,李珊会在被她当作遗嘱的本子,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除了财产,她还想把“自己”留在遗嘱里,再通过遗嘱,把自己留在世界上。

▋▍未知死 焉知生

林有新25岁,是一名实习律师。工作时,他常接触与遗产继承有关的事务,绝大多数委托人选择立一份遗嘱,都是出于定纷止争的目的。林有新常遇见子女争财产的状况,觉得“特没意思”。

林有新决定自己写一份遗嘱。一个加班至深夜的周日,他突然觉得烦躁,于是把所有工作推到一边,打开一个空白文档,花了约20分钟,敲下110个字。

财产分配、遗体捐献,存款捐赠,以及最重要的,林有新希望继承人协助删除清空自己所有的网络社交账号。

和朱雅妍、李珊的想法不同,他不想在世界上留下任何痕迹,想“走得彻底一点儿”。“并不想让后来的人通过我扮演的人设,来对一个死人盖棺定论。”他说。

写完后,林有新觉得自己从无边的枷锁里挣脱了出来。此时,已近凌晨,他关上电脑,从律所回家。

他真诚建议朋友们都坐下来写一写遗嘱,“有奇效”。

图|中青年立遗嘱的理由(来源:《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0年度)》)

遗嘱可以把自己整理清楚,两个层面:一是梳理自己的资产和债务,这对认清自己所处的阶层很有帮助;二是梳理自己的情绪,“不配写进遗嘱的人和事都不是事”。

写完遗嘱,林有新明白了自己真正在意,真正留恋的人是谁,他应该去在乎这些人的感受。“而不是其他对我产生负面影响的人,”他说。

林有新把遗嘱打印出来,和业务文件一起,放进办公室柜子的第二层抽屉里。他决定随时更新这份遗嘱,因为没有什么是一定不变的,不管是他的财产状况、想法还是遗嘱所涉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