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的土地上,来一趟绿皮火车之旅(4)

时间:2021-04-09 06:01       来源: CCTV5直播

对张慧来说,东北的研究样本“信息量足够且线索清晰”。在当下反刍时,感受与思考会变得复杂。“东北的细节总是很多,如果用欲求的心态去看,会有无数发现。”

张慧说:“在中东铁路上产生的冲动和发现,几乎解决了我创作疲惫的状态。所以我回家就想把那个感觉画出来。但我肯定不会直接把我观察到的东西一笔一笔重新拼出来。”

△北京,长征空间“中东铁路:张慧”展览现场 / 长征空间提供

完整的图形其实不存在了,它只存在于一种概念的模型里。很长一段时间里,张慧停留在作品形态和内容表意这个程度,先用文字去描述,在几周内翻来覆去地推翻和重建。

“现在我要叙述了,要在一幅画里把空间、物和人全部组合在一起。在中东铁路上,影像重叠,相互结构、相互作用之后,产生一种空间的不清楚感,复杂的信息成为一种模糊地带。人在这种好似化学制剂的空间里将如何变形,他的主体性在哪?”

“我会意识到我怎么把我对中东铁路、家乡东北、父辈职业的关系放在里面。我在想,在这种影像模糊重叠、多重关系的背景下,人、物是怎么去建构一个足够强大的空间的?”

这些思考为张慧的绘画带来了天然的秩序性,虽然画面中的意象很难被直接联系在一起:一座摩西的雕像被倒置了;李香兰的面孔被单独分离出来,她的妆发在另一幅画面中层叠隐匿;绥芬河的大白楼是少有的可供辨识的沿途风景,另一幅是牡丹江火车站,画作却是未完成的模样;

△展览没有呈现地理志考式的样态,画里的意象似乎与中东铁路没有直接关系 / 长征空间提供

除此之外,还有空姐、地球仪、中俄边境餐馆里的厨子等。这会让观众疑惑,画面中的一切与中东铁路有什么关系?其实张慧的创作不是物理(描摹、绘制、拟像)的过程——他不是泥瓦匠或者织衣工,他要做的不是避免房子或者织品出现问题,而是要在历史不同阶段跳跃,相互结构、相互作用之后让复杂的信息成为一种模糊地带,这个时候某个立面或者某尺纱布才能突然焕发光泽。

只不过在面对这些画作时,解读的冲动是不可抑制的。越解读越困惑,也许困惑本身就来自解读。

张慧认为不阐释作品是一种好的品性,“它恰恰是对‘什么都可以阐释’的逃逸,甚至是一种对阐释的拒绝,有一定的姿态、味道”。

△《建筑(摩西)》 / 长征空间提供

“为什么这么画?这个问题有时候太过于终极。形和颜色之间碰巧了,像现在时髦的词语‘生成’一样,带着过去的经验,有多少年呢?可能是整个美术史形成的东西和个人实践的总结,这必然带着偶然性的相遇。有时候我会觉得画家自身常常是多余的,他只需要化身为判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