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球队的整体债务规模也不小,不过压力却不大。大部分债务,都是老板垫资等方式形成的“内部债”,这也算是对财政公平法案的规避,最典型的,莫过于阿布的切尔西。
而“外部债”规模较大的,主要是曼联和热刺。
曼联方面,在当年弗格森的运营下,曼联通过良好的业绩,成功地让金融机构大幅调低了利率。弗格森退休时,曼联每年需支付的利息,从1亿英镑以上降到了3000万以下。2016年开始,格雷泽家族每年都能从俱乐部得到1600万美元的分红,可见其财务压力之小。
热刺的外部债,则主要是翻盖白鹿巷球场所形成,这也一度造成球队因“只进不出”而掉队。不过从球场完工之后的情况看,热刺的财务状况似乎也好转了不少。
所以,从资金这一点上来说,英超Big6对于组建欧超联赛的需求,远不如皇马、巴萨迫切。他们来趟浑水,本身就是带着其他目的来的。
(三)
从根本上来说,英超Big6的掺和进来的目的,是出于对欧冠的态度转变。
之前有一种说法,是英超球队不重视欧冠。应该说,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必须要说清楚的是,所谓的“不重视”,具有相对性、阶段性、受迫性。
所谓相对性,很好理解,就是前文所说的欧冠改革前奖金太少的问题,有英超联赛的巨大转播收益垫底,对欧冠的重视程度自然不如其他联赛球队。
所谓阶段性,意思是“不重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欧冠联赛的直接收入虽然不多,但间接收入不少。比如99年曼联成就三冠王伟业,乃是成就红魔商业帝国的基石之一。
尤其是逆转拜仁夺得欧冠之后,就连作者所在的小县城里,曼联的队服也随处可见,尽管穿的都是盗版,但足以看出欧冠冠军所带来的渗透性极强的商业影响。
所以,出于对全球市场拓展的目的,英超球队对于欧冠的态度,发生过多次转变,还一度达到“欧冠四强有其三”的成就。
后来,随着英超的海外影响力不断扩大,英超球队对于通过欧冠拓展市场的热情有所减弱。不过当欧冠奖金制度改革,其态度再次扭转。
比如18-19赛季,曼联营业收入达到6.27亿,实现历史新高,主要原因就是闯进欧冠8强而获得的近8900万英镑的收入。因此,欧冠便成了英超诸侯们必须要全力征战的赛场。
(四)
可是,主观能动性上去了,还有一个受迫性的问题很难办。
这个受迫性,是指英超的严重“内耗”。转播收入分配均匀、比赛数量多、一线队报名人数有限、欧足联和英超联盟的财政公平制度限制……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使得英超联赛很难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
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如此动乱的内部环境,英超球队应付欧冠的精力实在有限——刚确定了Big4的格局,有望称霸欧冠,却崛起了一个曼城打乱局势;好容易形成了Big6的局面,却架不住莱斯特城、埃弗顿不断搅局,今年又多了一个铁锤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