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航运,逐渐丧失(3)

时间:2021-04-14 21:01       来源: CCTV5直播

古代漕运盛况

不过,即使避开了渭河险阻,三门砥柱之险始终是黄河航运的心病。黄河航运“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而亦烦费。”为了克服难题,西汉政府先后提出了三个航运方案:

砥柱山位于河南陕县东北的三门峡

黄河中间,长期阻碍黄河航运

图源.pexels

其一是发展河东汾阴、蒲坂、皮氏等汾河流域的耕田,从而用河东粮仓来分担东方黄河漕运的压力,然而奈何河道移徙,田者不能偿种,河东渠田遂废。

其二则是沟通关中地区斜水与汉中地区褒水,在平缓山梁中穿凿道路,用水运—陆运—水运的模式从汉中到南阳一带获得补给。不过,理想很丰满,先是很骨感。褒斜道顺利通车之后人们才发现褒水与斜水上游“水湍石,不可漕”,高落差与崎岖的水道再次埋葬了汉帝国的这次航运尝试。

最后,汉朝决策者决定放弃绕道政策,直接对“砥柱之险”本身开刀,意图进行劈山凿石,扩宽河面,以便利航运。但实践的结果却是“镌之裁没入水中,不能去,而令水益湍怒,为害甚于故。”(《汉书·沟洫志》),也就是说凿下来的大石块坠入河中,反而激使河水更加湍急。最终,对于三门峡砥柱之险的各种谋划全部宣告失败,巨大的隐患也只能留给后世。

在黄河上游河段,随着汉王朝在西北方向对匈奴作战的胜利,湟水中、下游和朔方(河套平原西北乌海一带)、金城(甘肃兰州)之间的黄河干流上都有漕船往来。西汉末年曾经“冰解漕下”、“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至临羌以际羌虏”。证明当时西汉在黄河解冻之后曾经充分利用黄河上游航道向征伐羌人的军队运送粮草。

修整过的河道

图源.pexels

到东汉时期,帝国统治中心迁至洛阳,关中平原及以西的航运便相应开始衰减,而关东一带的汴渠(原鸿沟一带)则在水利专家王景的治理下,采取“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的方法,从而保证黄河下游与江淮一带的航运稳定,为东汉帝国续命两百年之久。

汉末曹操为远征北方的乌桓,派人“凿渠自滹沱入弧水,名平虏渠。又从洵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 从而实现了从黄河流域输送军马粮草至北方海河流域的壮举。曹操的后继者们又在淮河之北又修了贾侯渠、讨虏渠、广济渠、淮阳渠、百尺渠等渠道更加密切了黄河和淮河水系的联系。这些南北河渠的修筑也最终为魏晋两朝终结三国乱世提供了坚定的交通与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