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经济效益的低下让人遗憾,但也在预料之中。传统发展模式下打造的重工业基地,不可避免地具有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特征。资源开发、利用的粗放,使得东北地区的结构性矛盾显得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
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在当时已进入转向阶段,对能源、原材料等产品的需求趋于下降,一批重工业企业产品库存上升、价格回落、利润下滑,导致重型化为主导的东北地区经济收益不容乐观。
经济收益在下滑,但东北地区国营企业的开支却很难减少。要知道,这些企业在当时承担了一定的“办社会”的义务,需要经营医院、学校、电影院等公共设施,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开销。
曾经井然有序的规划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
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国营企业非经营费用支出时常占据管理总支出的四成左右。当超大规模的国营企业难以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时,那么这些开支便成为了负担。当时的东北职工在享受着自以为稳定的高福利时,他们或许很难意料到,自己的企业其实已经压力重重,而这也成为了“下岗潮”出现的序曲。
当初奔着“铁饭碗”来的
﹀
只剩下废墟
﹀
图源.pexels
而“投资不过山海关”等玩笑话语,更是折射出了此时东北的种种弊病。自此,山东省与辽宁省的距离越拉越大。
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由曾经“共和国的长子”跌落至如今这个地位,令人唏嘘不已。但是它,真的没机会了吗?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
2003年10月,国家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东北地区率先实行了免除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粮食生产连创历史新高,作为全国商品粮和肉食供应基地的地位日益突出。
也提供了一定就业岗位
﹀
图源.pexels
以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已扭亏为盈,摆脱了困境,利润大幅度增长,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辽宁逐步完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投入。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在国家正确的大政方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山东省与辽宁省的未来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