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孵化器」翻译为「办公室出租」、「天使投资」翻译为「借钱给朋友」。
直到近几年互联网公司快速发展成为巨头,在职场上的「抽象」词汇变得越来越丰富和细致,以至于人们几乎无法在互联网公司生态里避开这些「八股」。
在脉脉上对此类词汇最常见的吐槽就是,在某互联网公司的面试当中,常常会被问到掺杂着这些词汇的问题,而面试者一旦不知情就会开始语塞,最后留下面试失败的苦涩。
不过,虽然这些词汇天生自带的「高精尖」气质让许多互联网人望而生畏,甚至是厌恶。但需要承认的是,使用这些词汇的一个明显的好处是,只要记住这些词汇,就能够在相应的情形下套用。因为词义的抽象和模糊,再加之词语本身被塑造的权威性,没有人可以对此类词汇轻易否决。
「互联网八股」的名号并不虚传。
有迹可循,无计可施
「互联网八股」的来源在哪?
从《现代汉语词典》上看,一些耳熟能详的「黑话」,诸如「闭环」、「赋能」等,甚至没有记录在文,而像「抓手」这样的词语也仅仅是同等于「拉手」,即:安装在门窗或抽屉等上面使用手开关的木条或金属物等。
但这也不是什么新发明的词汇。以「赋能」为例,现有的资料表明这最早是心理学里的词汇,它表示通过言行、态度和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但在互联网行业里,赋能简单来说就是赋予能量,无论是资本上的能量,或是团队上的能量。
「顶层设计」最早则是一个工程学词汇,意指从全局出发,对项目各个要素进行考虑,后来该词汇被应用到了「十二五」规划里,在我国成为了一个政治名词。
相似的是,无处可寻词义的「抓手」实际上也是一个政治词汇,在某些官员的讲话中会频繁地讲到「以......为抓手」。从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上看,带有「抓手」一词的文章大多数都是政治文本。
简单总结,「互联网八股」其实不是凭空创造。不过虽然有迹可循,但这些「八股」也并非从互联网的土壤里生长出来,多数是生硬嫁接产生。这样一来,我们便更好地理解了这些词语中透露出的权威和专业的气质从何而来。
我们可以猜想出这类词汇能够横行于互联网行业的原因。
这种被时常运用于 PPT、或是周报、月报等任何报告的词语有一种天赋,让人们能够更加省时省力地去完成某些表达,并且观感上也更加符合书面。而由于公司要求,员工也需要频繁地利用报告、会议等方式以达成工作中的交流。
此外,在门槛较高的互联网公司,用包装过的词汇进行日常的表达某种程度上也算一种特定圈层的交流语气设定。正如外企通常需要员工取英文名来进行日常的称呼,互联网公司在内部业务上的交流也需要这种可以突出企业文化的包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