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足球領域,“庫伯測試”已逐漸被淘汰出局。英足總也曾是這種方法的擁躉,但隨著發現它“與真實足球賽相距甚遠”,逐漸將其淘汰,而改用國際足聯專門編制的“高強度間歇性”測試。包括40米沖刺、75米折返跑等,能夠更真實的模擬足球比賽。一些國傢還存在“庫伯測試”與國際足聯專用測試二選一的現象,但更多受試者會選擇國際足聯的方案。
(國際足聯體能測試包括折返跑等項目)
更寬泛的說,“能不能跑”,或許根本就不算一個評價球員是否優秀的標準。足球是一項融合瞭奔跑、對抗、技巧的復雜運動,庫伊特、米爾納這種跑不死的“勞模”球員值得敬佩,但是也有很多球員並不靠體能,而是靠技術、跑位等為球隊做貢獻。六金球得主梅西跑動距離時常不超過萬米,“瀟灑哥”貝爾巴托夫更是創下過跑動不足3000米的“紀錄”,難道這些巨星,也是不合格的球員麼?
職業足球的身體訓練,也不是跑步練習這麼簡單,還會涉及到柔韌性、爆發力等多個方面。皇馬前鋒本澤馬就經常進行拳擊訓練,用來提高靈活性,拳臺上的輾轉騰挪放到綠茵場上,成就瞭“卡爾德隆的舞者”。巴黎前鋒伊卡爾迪則用瑜伽提升核心的柔韌性與力量,因此才能完成各種高難度的非常規射門。
(伊卡爾迪“奪命剪刀腳”)
【批評和質疑應立足事實,道理不僅限於足球】
這位互聯網大佬對中國足球的吐槽,遭到瞭不少足球從業者的炮轟。甚至有退役球員表示,願意與他親自下場較量“庫伯測試”。“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對於任何行業來說,適當的批評都是有益的。現在中國足球也的確存在職業化程度不足、基層青訓薄弱、經營泡沫嚴重等問題,需要也值得批評。
但是,任何的批評都需要建立在事實與邏輯的基礎上。很顯然,這位大佬吐槽之前沒有瞭解過“庫伯測試”的內涵,也不知道當年測試的真實情況,標準是偏頗的,論據是虛假的,結論自然就是錯誤的。社會生活中,如果有人動輒以“我一個朋友說”為開頭,然後洋洋灑灑判一番,不會有人覺得他的話是“良藥”或“忠言”,純粹是噪音而已,足球也是如此。
這位大佬的吐槽,實際上也反映瞭另一種有趣的現象——批評中國足球,已經成為很多人獲得關註與認可的“竅門”。每當大賽舉辦期間,都會有不少媒體拿出一些不屬於國足比賽甚至不屬於中國球員的動圖,來諷刺國足水平。著名評論員黃健翔就說,“現在,踩中國足球似乎是一種很安全、很撿便宜的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