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吃饭问题,唐中宗李显发了很大脾气。
大唐景龙三年(709年),由于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地区接连遭受水旱灾害、再次出现粮荒,于是,有大臣建议唐中宗效仿他的父亲唐高宗和母亲武则天,搬到洛阳“就食”,以方便接受江淮一带的粮食供应。
没想到,唐中宗却发了好大脾气,他愤怒地说:
“岂有逐粮天子耶?!”
1
说起来,“逐粮天子”还真的有,而且为数不少。隋唐两代,隋文帝就是“逐粮天子”的首创者。
隋朝开皇十四年(594年),关中地区发生严重旱灾,夏粮颗粒无收,为此,立都长安的隋文帝不得不带着一干王公大臣东移到洛阳就食,因为在当时,长安所处的关中地区地窄人稠,所产的粮食在平时就已经难以满足关中地区日益增长的人口所需,一旦出现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关中地区更是经常发生饥荒和“人食人”。
鉴于关中地区出产日益不足的困窘,隋朝大业元年(605年),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发动男女百余万开凿通济渠,从而掀开了隋唐大运河的浩瀚工程,以方便立都关中的帝国,方便接收来自江淮地区的粮食和财赋。
由于开凿大运河工程浩大,隋炀帝又急于求成使得民怨沸腾,因此唐朝人在论及隋朝灭亡原因时,普遍认为大运河工程,是促成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二首》中写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在皮日休看来,大运河是惠及千古的交通工程,隋炀帝若不是急于求成滥用民力,其治水之功,甚至不亚于大禹,而大运河的核心功能,是由于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的经济中心有逐渐向江淮地区转移的趋势,而定都关中地区的隋唐两代,正是通过大运河得以接收来自江淮地区的粮食和财赋,确保帝国的运转。
而此中,粮食运输是核心中的核心,因为,缺粮,一直是困扰隋唐两代帝国的魔咒,隋炀帝为了到江淮流域“就食”,甚至最终被困死扬州。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此后历代中华帝国的生命线。
中华帝国自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开始,此后两千多年间,帝国的首都一直在长安-洛阳一带来回摆动,因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一直在长安-洛阳一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安所处的关中地区的粮食供应,已逐渐不堪重负。
以长安城为例,西汉时,长安城的人口只有25万人左右,然而到了盛唐时期,长安城在巅峰时期,人口高达百万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