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母亲的诗你一定背过,但他的苦逼无人理解

时间:2021-05-12 18:00       来源: CCTV5直播
他给母亲的诗你一定背过,但他的苦逼无人理解如果不是50岁那年给母亲写了一首《游子吟》,而又恰好被后世各种选本和教科书反复选用,并在感

他给母亲的诗你一定背过,但他的苦逼无人理解

如果不是50岁那年给母亲写了一首《游子吟》,而又恰好被后世各种选本和教科书反复选用,并在感恩节、母亲节等现代节日上被不断吟诵传唱……

那么,孟郊这个名字,大概没有多少机会被写出来或念出来吧。

事实上,即便《游子吟》家喻户晓,几乎人人会背,但大家对这首每年供自己用来感动母亲的好诗背后的那个诗人,好像也没有什么了解的欲望。

要是活在当代,孟郊大概率就是这种最悲催的歌星:

歌红了,人没红。

很不幸,这种悲催的状态,恰恰是这个唐朝诗人生前死后的常态。

▲孟郊

01

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孟郊出生了。

是的,天没有降下什么祥瑞,他母亲裴氏也没做什么好意头的梦境。

只有一个略显尬尴的年份。

这意味着他的童年和少年,基本笼罩在一场名为“安史之乱”的国家内战之中。

盛唐的逝去,国家的动乱,影响的是整整数代人的精气神。而孟郊这一代战前出生的人,无疑是悲剧的第一代。

更惨的是,大概在孟郊10岁的时候,他那个在地方当小官员(昆山县尉)的父亲突然离开人世。在经历年轻丧夫的剧痛之后,孟郊的母亲裴氏担起一人抚养三个小孩的重任。

历史上由寡母抚养长大的孩子,似乎有一个优秀的成才传统,从孟子而下,到范仲淹、欧阳修、海瑞,再到胡适等等。孟郊也在这个成才序列里面。作为当事的孩子,他对单亲母亲的感情不是常人所能理解,这是他一辈子“听妈妈的话”的主要原因。

因为是家中长子,孟郊舍不得母亲一人辛苦,所以当两个弟弟长大后,他才外出漫游,求取功名。据考证,孟郊真正出外地,是在30岁之后。30岁之前,他的圈子主要是诗僧皎然在湖州组织的诗会,这影响了他一辈子。

虽然走的路不多,但他想得挺多。他面临家国忧愁,从小就有大志。

他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壮士心是剑,为君射斗牛。

朝思除国雠,暮思除国雠。

他对自己的政治才能也有信心:

为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

为木不在山,安得横日柯。

他对自己的文学才华更是相当自负:

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他感觉自己的前途畅通无阻: